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空间整合及产业构建
本文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发言摘要
欢迎朋友圈转发推荐
【前言】最近3个月我没有再发表经济观点,到西安经开区经济贸易发展局工作以来,每天都在深度接触各种类型的企业。从宏观层面转向微观工作,让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:我们在讨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时,我们究竟在讨论什么?
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
的空间整合及产业构建
文/赵锐
一年半来西安发生的变化有目共睹,关于这座城市的发展,从未引起如此广泛层面的关注。但这些关注的声音中,也不乏“吐槽”和“自黑”。一位经济学家说过:要讲这个国家存在的问题,我可以在两个月里写一本很厚的书,但这不是一个经济学者的价值,能够研究出有效解决办法的人,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学者。
仅仅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是不够的。“吐槽”和“自黑”对这座城市的建设毫无裨益,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建设性的思考和工作上。
【一、深入理解城市的内涵】
找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路径,首先必须深入理解什么是城市。城市就是“城+市”。城,是人口密集居住的地方,也是社会学和地理学上的城市概念。市,就是生产和交易的地方,是在较大空间区域里各类经济要素高度聚集的地方,也是经济学上的城市概念。
因此,城市是最先进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集中的地方。城市代表了一个区域最高质量的发展水平,是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和主平台。
对于国家中心城市而言,这一标准更高,它要代表一个国家最高质量的发展水平,成为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和主平台。因此,国家中心城市除了要集中最先进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之外,还要有先进的组织方式。
先进的组织方式,一是体现在城市内部,各区县、开发区等行政区划与产业布局、人口分布等要素布局的高度契合、有效衔接;二是体现在城市外部,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高效联通、有机联系。只有实现了城市内部要素的高效聚合、外部资源的高度协同,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中心城市。
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,必须从高质量的生活方式、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上推进。回顾过去的一年半,在生活方式提升上,西安力推“厕所革命”“烟头革命”“亮化美化”,建设“品质西安”; 在生产方式转变上,补齐十大短板,打造硬科技之都,培育院士经济、校友经济,打造城市IP;在组织方式提升上,建设万亿级科创大走廊、工业大走廊、文化及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大走廊,推进行政效能革命,举办西商大会等等。这些全方位、多层面的务实举措,都是瞄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个目标展开的。
这些细致甚至琐碎的工作,要聚合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,不仅需要时间,更需要智慧、行动和理解。
【二、空间整合——大区划支撑】
西安市的行政区划在空间结构上先天不足,是影响西安经济布局的重要因素。从范围看,西安市东西长204千米,南北最宽116千米,是典型的东西狭长结构。要素聚集和经济布局最密集的中心城区,南北宽度只有几十千米,发展空间相当局促。
如果将西安市地图顺时针旋转90度,会发现区划形状与陕西省非常相似,几乎是一个狭长的“微缩版陕西”。这就导致西安在经济布局上的问题也与陕西省近似:核心区经济承载力增长的空间已非常有限,却仍然对远端地区辐射不够——这就是区划空间结构先天不足对经济布局的影响。
南北局促的空间结构,导致城市向南被秦岭生态保护区阻挡,向北又与咸阳、渭南两市的经济空间交叠,而东西部县区距离较远,又难以集中向远端扩散。目前大幅调整扩张行政区划并不现实,要突破如此局促的空间,最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优化区县结构,来盘活空间存量、提高要素聚合的质量。最现实的路径,就是对主城区的行政区划进行精简合并,形成有利于优质资源整合、功能集约布局、空间整体开发的大区划格局。
在西安市不到1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内,分布了11区2县,要素集聚度较高的碑林、新城、莲湖三区分别只占11个区总面积的不到1%。行政区划过于细碎,主城区单个行政区面积过小,导致行政壁垒严重、要素集聚不足、经济布局分散。
在13个区县生产总值占比中,除雁塔区占全市五分之一强外,5个区县在10%左右,有7个区县低于6%。区县经济规模弱小分散、体量差异较大,内部的区域经济结构是雁塔区“一枝独秀”。以开发区范围来看,则是高新区、经开区遥遥领先,这种单极化发展格局,抑制了区域竞争和内部活力。
去年底,西安市提出了“南控、东拓、西进、北跨、中优”的城市总体发展思路,这是对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的综合考量。行政区划的精简整合,可以有效解决区划细碎、空间局促、功能重叠、要素分散的问题,实现资源整合、空间整合、产业整合、功能整合,形成若干实力较强的大行政区,缩小区县之间的体量差距,有利于城市功能提升和经济承载扩容,形成多极支撑的发展格局。
我在去年春天提出过西安行政区划整合的思路,个人建议:一是推进碑林、新城、莲湖三区合并,形成以老城区为核心的文化商贸大区。二是推进北部区县合并,形成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大区。三是从长远考虑,可推进南部区县合并,组建文化科教大区。形成特色鲜明、主业突出、实力较强的大区划格局,集聚优质资源,优化发展空间,增强内生动力。
今年这项工作已全面展开,预计年内大家可以看到更详细、更综合的改革方案。
【三、产业构建——需求对接与市场支撑】
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最根本支撑,是强大的产业实力和经济实力。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西安的经济发展历程,有助于我们从供需结构上寻找产业构建的路径。
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,有两个时间段值得关注。一是1978—1990年改革开放伊始阶段,西安经济排名上升了5位。二是1990—2004年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阶段,西安经济排名下滑了24位。是什么导致了这两个时间段完全迥异的变化?
1990年之前,西安抓住了民用消费品严重短缺的机遇,加强彩电、手表、缝纫机等“三转一响”类商品的生产和供给,成为全国著名的耐用消费品生产基地。这是在改革开放初始的艰难时期,还推动经济排名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。
而1990年以后,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,消费结构出现了新的重大变化。可西安的产业结构、产品结构没有大的调整升级,于是很快被东部沿海城市追赶超越。
对这一历程进行深入分析,至少可以提供三点启示。
一是产业构建要有效对接需求结构。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方向,首先必须要支撑国家战略需求,否则就只是区域中心城市,而不是国家中心城市。在这一需求层面西安是有实力的,航空航天、军工电子等产业的国家地位具有绝对优势。
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方向,还必须能够支撑自身及全国更广大区域内的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,既为更多企业提供工业产品和服务,又要为全国人民提供生活消费品和服务。很显然,这两大需求层次上的产业,始终是西安的短板。至少在民用消费品领域,西安能够叫得响的产品还屈指可数。
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,必须要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产业结构,以国家战略需求、市场需求、社会需求为指向,细分产业类型、发展方向,倒推谋划产业布局,因需施策,精准推进。
二是紧盯产业高端。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职能,是要成为全国产业方向的引领中心和主引擎。最显著的产业特征,是产业链初端和末端高度发达,初端和末端是整个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、带动效应最大的环节,这两个环节就是产业高端。
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,应在产业链两端集中发力,逐步把产业链中端的加工制造向周边二级城市转移,将原材料配套向三级城市转移,通过建立产业分工合作关系,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和组织能力。
紧盯产业高端与围绕社会需求发展民用消费品制造并不矛盾,在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时代,消费品制造早已衍生出太多的高端领域,这类产业也是西安必须重点关注的方向。
三是紧盯市场平台建设。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在发展路径上因循“原料→生产→市场”的传统顺势化发展模式。这种传统发展模式最大的特征,是越向下游增值效益越大、越向上游应变能力越差。
东部省份的很多城市,则走着“市场→生产→原料”的逆向发展路径。比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,已经发展成为影响全球小商品价格走势的市场平台,但这个平台并不是从原料基地、产品制造发展而来的。
当今世界,谁掌控了市场平台,谁就掌握了资源配置的主动权,谁就能获得最大效益。城市既然是“城+市”,它的发展就离不开市场平台。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,必须加快各类市场建设,在科技、金融、贸易、服务等领域,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化平台,以市场激发活力、支撑发展、引领全国。
【本人相关观点】